记者昨日走访各大书城,发现学生家长成为春节后购书的主力军,教辅类读物成为他们的首要读物。记者调查发现,家长为了孩子能提高学习成绩,均愿意花钱教辅类读物,给孩子学习“压担子”。 http://www.of365-education.com/
为补弱项大买教辅书
昨日是周一,在罗湖书城三楼,教辅类读物书架前依然人头攒动。仅在教辅类读物专门展示区不到10平方米的区间内,便聚集了10名家长、孩子,与其他文学、小说、财经等书籍类片区零散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
书城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日买教辅书的顾客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常需补充书架。不过,这还不是最火的时候,该工作人员称,一般购买教辅类读物的高峰会出现在开学后的周末。
不少家长独自来为孩子买书,所以购书现场电话不断,家长要跟孩子反复确认是哪家出版社的书籍,是不是老师推荐的那本书等。
现场有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在罗湖上小学6年级,跟往年一样,她每学期开学基本上都要花百余元给孩子买教辅类读物。记者发现,她挑的书中,价格均在10元左右,光是语文辅导类读物就有两三本。
在罗湖念初二的小唐是自己来选书,他告诉记者,父母给了300元的预算,“数学比较薄弱,所以多挑了几本”。讲起课业负担,小唐一脸愁容,“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部分,但是自己也得花时间补弱项。同学们都在看教辅书,我不看考试就完蛋了”。他说自己每晚一般在11时后才睡觉。
竞争激烈学生难“减负”
对此,深圳中学一位老师认为,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导致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而文凭学历常常成为用人单位的衡量人才的标准,“为了能上好的学校,家长自然就希望孩子多学习。”
记者了解到,学生“减负”,其实市教育局早在2000年就发布过相关意见,对中小学生每天可以承担的作业量和需保证的睡眠时间做了规定,然而“减负”到现在依然是成效难显。而未来的10年,义务教育阶段“减负”依然是深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