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365学校家具
查询

产品导航

 ■ 课桌椅
 Daglo课桌椅 OF365课桌椅
 VS课桌椅
 ■ 学生椅
 Gauss学生椅 Patra学生椅
 Daglo学生椅 Merryfair学生椅
 VS学生椅 HAG学生椅
 ■ 学生课桌
 Avarte学生课桌 Daglo学生课桌
 OF365学生课桌 VS学生课桌
 ■ 图书馆家具
 OF365阅览桌 OF365图书架
 Avarte阅览桌 Avarte阅览椅
 OF365阅览椅 OF365电子阅览桌
 Swopper阅览椅
 ■ 实验室家具
 实验台 储存柜
 通风柜 空气净化系统
 ■ 餐厅家具
 Sico移动餐桌 Avarte餐椅
 Avarte餐桌 Daglo餐椅
 经典餐桌椅 ZIPZ餐桌
 ■ 宿舍家具
 公寓床 高低床
 学生桌 学生椅
 储物柜
 ■ 培训家具
 Again培训家具 Itoki培训家具
 Patra培训家具 Oasys培训椅
 Hurry up培训桌 Sidiz培训椅
 OF365培训椅 HAG培训椅
 ■ 幼儿园家具
 休闲沙发 书柜
 ■ 国际学校家具
 校长办公室班台 LUXUS办公椅
 eXtreme更衣柜 实验室工作凳
 懒人沙发 Swopper跳跳椅
 ■ 学校办公家具
 办公桌 办公椅
 文件柜 办公屏风
 办公沙发
 ■ 学校品牌家具
 韩国Patra 芬兰Avarte
 马来西亚Merryfair 美国Sico
 丹麦Conset
 ■ 学校设计师家具
 AMY TANG ANNETTE PARK
 ANTHONY IVERACH ARNE CHRISTIANSEN
 BABAK ARYAIE CHARLES WILSON
 FRAG WOODALL GARY GALEGO
 JON GOULDER KEITH MELBOURNE
 MATTHEW SHEARGOLD
 ■ 学校科技家具
 充电手推车 SMART Board交互式白板
 Ergotron显示屏支架 Ergotron教学车
 ■ 金融实验室家具
 DAS金融交易台 DAS金融操作台
 ■ 公共空间家具
 Sico舞台设备 组合沙发
 Woodmark休闲沙发
 ■ 计算机中心家具
 KI电脑桌 电脑椅
 主机架
 ■ 报告厅剧院椅
 Avarte剧场椅 Avarte报告厅椅
 ■ 教学家具
 带写字板的椅子 Avarte讲台
 塑料学生椅
 ■ 周边产品
 画画辅助椅 Avarte讲台
 ■ 新品展示
 升降课桌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知识>>233 多方证据显示保温材料为上海火灾祸首--上海学校家具【OF365学校家具网】
233 多方证据显示保温材料为上海火灾祸首--上海学校家具【OF365学校家具网】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10-12-6 16:50:33


记者通过详细调查获悉,在此次节能环保工程中,施工方共采用了三个公司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可能涉及材料不合格。 学校家具网 http://www.of365-education.com/

  它们分别是由上海亮迪化工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亮迪”)生产的“LD—R型抗裂无机保温材料”和聚氨酯(PU)材料,上海大道包装隔热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道包装”)生产的聚苯乙烯泡沫(也俗称聚苯板,EPS),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也属于PU——编者注)。

  而这三种材料除了“LD—R型抗裂无机保温材料”为不燃材料之外,其余皆为易燃材料,其中PU的燃点仅在130度左右,与普通纸张相同,而EPS的燃点是346℃,仅比木料燃点高一点儿,而PAP的燃点为218℃,以上三种材料均为易燃物品,为此次“11·15”大火迅速蔓延,短时间造成多人伤亡之导火索。

  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表示,失事大楼的外墙保温采用的是硬泡聚氨酯喷涂薄抹灰结合EPS板薄抹灰保温系统,其中硬泡聚氨酯喷涂薄抹灰主要用于大楼主体,EPS板薄抹灰用于建筑阳角和窗口部位。

  从相关新闻报道得知,大楼硬泡聚氨酯喷涂保温工程只是施工到12层左右,其中10层以下已经进行了砂浆找平。

  这也是为何大火从10层开始燃烧之原因所在。

  方公布信息显示,分包此次节能保暖工程的为上海正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正捷”),按照分包原则,该企业需包工包料,即以上三家公司保温材料均为上海正捷采购,而后用在施工中。一位了解案情的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原料采购均为上海正捷直接采购,“而后要把试用材料名称报给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看,不过这也只是走过场。”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正捷成立于2010年3月25日,注册资金为200万元,经营范围为节能保温工程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防水堵漏工程施工、五金机电、家用电器等,注册地为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开发区大叶公路2826号。

  11月17日上午,本报记者沿大叶公路一路来回寻找,均无该公司踪影,对周边居民进行了大量走访,应者茫然,均无人知晓。为此记者进入当地派出所询问民警,一位该地区片警告诉记者,他在此地任职数年,均未听说过此公司名称,“很有可能注册地址在民房,这一片大规模拆迁,门牌号码也就乱了,没法查。”

  一位在上海从事节能保温行业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也从未听说过上海正捷,对于静安区将如此重要的工程分包给这样一个小公司感到惊讶。

  记者获悉,目前该案件焦点在于这些节能保暖材料是否为劣质材料或不合格产品。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调查组已对供应商进行调查,部分企业负责人已被问话并令做出详细解释,而此也在上海节能、保暖材料业内引起一阵恐慌。对此,这几日,本报记者连续三天欲采访设于常德路上的火灾调查、指挥中心,均被告知,“不接受任何采访。”

  据本报记者了解,此次工程供应商之一的上海亮迪此前曾拿下上海多个保温工程大单,其中包括上海万里城、同济科技园科技大楼、中远两湾城、锦绣华城6期B地块EPS外保温、大华阳城花园等多个工程,此外其业务也涉及到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

  该公司网站显示,其成立于1995年,占地逾50亩,前身为上海亮迪涂料有限公司,不过,记者查的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亮迪成立于2005年8月18日,注册资金200万元。11月18日,记者拨通该公司总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领导都“放假了”,好几天都没出现在公司了。

  而另一个供应商上海大道包装为中外合资企业,发起人为上海浦东新区曹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大道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为525万美元。11月17日、11月18日,记者多次联系该公司负责人,11月18日下午,该公司一位名为魏红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施工方确实从我们这里买了一点儿材料,不过是用于非保暖项目的,不过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

  日本聚氨酯工业(株)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角田正平向记者承认,现场发现的包装确实是他们公司生产的液体聚氨酯,这种原料既可以做成板材也可以直接喷涂在建筑物外表面。

  据他介绍,该公司每年在中国销售40万吨的聚氨酯,但作为原料供应商,他们一般卖给下游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卖给施工单位,所以他们公司的产品一般不直接卖给施工单位,在现场发现的他们公司生产的聚氨酯并不是他们直接销售的。

  危险的保温材料

  在近年来多起重大火灾事故中,聚氨酯泡沫等易燃保温材料已经成为致人死命的罪魁祸首。

  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中,由于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装修,表演人员使用道具枪引燃顶棚聚氨酯材料,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火灾发生后仅46秒,有毒浓烟就笼罩了整个大厅,造成44人死亡。

  此外,包括央视新址大楼火灾,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两次失火,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火灾中,跟外墙保温材料有关的也不在少数。而央视大火后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提高保温材料的耐火性,但聚氨酯等并未被禁用。

  据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表示,不仅是这次火灾,从更多火灾来看,聚氨酯泡沫等易燃装修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火灾亡人的罪魁祸首。因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建筑工地脚手架必须用难燃和不燃材料搭建,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必须用难燃的物质代替。

  不过,角田正平则认为作为保温材料,聚氨酯是最好的,建筑物外表面只有使用聚氨酯才能起到节能的效果,是建筑保温的发展趋势,而如果换成水泥的话,根本就起不到保温节能的作用。

  现在生产的聚氨酯有阻燃性的,有易燃性的,但聚氨酯作为有机物其特性决定它有一定的易燃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一定要做好,要注意杜绝明火。

  上海这次失火大楼这么快就燃烧起来,对此,角田正平也觉得不可理解,他表示,中国国内有很多这样的手工作坊,质量也不一定能达标,因此他怀疑这次失火大楼施工单位使用的聚氨酯是易燃的或者使用的是阻燃性能不强的产品,像聚苯乙烯泡沫(EPS)。

  据了解,由于涉及严重的火灾隐患,美国早已禁止使用EPS;在英国,18米以上建筑不允许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德国则规定22米以上的建筑不允许使用该系统。

  角田正平指出,国外很多化工医药巨头像巴斯夫、拜耳、陶氏等生产的聚氨酯一般阻燃效果比较好,但价格也贵,价格一般每吨在2万元,今年因为原材料涨价,价格涨至每吨2.5万元,而国内生产的每吨一般都在1.7万~1.8万元左右,所以不排除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没有达到规格的聚氨酯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的保温材料分为B1(难燃)、B2(可燃)、B3(易燃)三个等级,共有两大类,一为无机保温材料,其特性是不燃,但保温效果差,只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一个为有机保温材料,占据80%的市场,特性是保温效果好,但易燃烧,为此,就需要在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阻燃剂,使其阻燃性能达标,而阻燃剂价格昂贵,其中以EPS中的添加的溴系阻燃剂价格就按种类不同在2万元/吨到3万元/吨之间,而据一位上海本地从事节能材料生产的企业人士透露,如今的情况是,很多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少加阻燃剂,或者干脆不加。“这可能是导致这场惨剧的元凶。”

  “目前,保温材料是最为混乱的市场。”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资料显示,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建筑材料燃烧登记标准8624—1997》中,EPS和PU是符合标准的,而后在2006年推出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登记标准8624——2006》中,则提高了保温材料的阻燃等级,按照新标准EPS和PU是不合标准的,不过,国家又为此设立了一个新老过渡期,让老材料仍然可以使用,“不过四年过去了,过渡期仍没有过去。”

  2009年9月25日,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规定指出,非幕墙类居住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高度大于等于60米小于100米,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如果使用B2级材料,每层必须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失火大楼高28层,属60米以上100米以下范围,而其使用的PU板为B2级。如果不存在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上不存在问题。

  据记者了解,现在市场上唯一保温好又阻燃的就是酚醛,不过价格高昂,在3000元/立方米,PU则在1500元/立方米,而EPS等只有500元/立方米,由此酚醛基本很少使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央视大火之后,国家出台了46号令规定,大型公共场所必须使用难燃或不燃的保温材料,而高层住宅并没有被纳入到这个范围中来。“这是个严重失误。”

  上述人士对记者说,除了这两年刚修建的机场、火车站等大型公共项目使用的是酚醛之外,大多都是用的廉价的EPS或PU等材料,这将是个巨大的风险。“目前的保温材料市场还被外资巨头控制着,他们把国外很少用的或已不用的PU或EPS等落后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中国赚取高额利润。”

  目前尚无法核实,此次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节能材料是否为劣质或者不合格产品,不过即便这些材料为合格产品,而按它们的产品特性也蕴藏着巨大风险,这场灾难从9月23日,施工队进入胶州教师公寓一刻起就悄然埋下。

  最终在11月15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堆危险的材料被焊枪火花所点燃,它以一种夸张的速度瞬间吞噬了整座高楼,让人们逃无可逃、躲无可躲,这一天,整个城市被定格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