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新闻办昨天通过邮件回应了学生冬季长跑“指纹打卡”事件。教育部称,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采集的学生指纹只是用于长跑管理系统使用,在其他任何系统中无法识别,也没有其他商业价值和用途。 学校家具网 http://www.of365-education.com/
指纹刷卡。 资料图片
质疑 大学生长跑要录指纹
此前《长江日报》报道称,今年在全国高校推行的冬季长跑活动启动在即。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码后再到学校内录指纹。
教育部承认,此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采用第三代“校园智能阳光长跑自助管理”技术,通过在校园内设置跑步签到电子终端机采集学生指纹的方法,结合网络对学生长跑活动进行管理。
回应 指纹编码不能商用
教育部解释说,这种管理方式实现了大学生对于长跑时间、距离、运动量、起终点的自主选择,同时使学校对于长跑活动管理做到了自动累计个人长跑里程、自动与学生体育课成绩相结合、自动建立个人长跑运动档案、自动汇总学生长跑情况与排名情况、自动防作弊。
教育部还表示,为安全考虑,鹰网服务器由大学托管,属于教育网。现在鹰网已向有关部门申请了ICP备案号,并已受理。教育部特别强调说,活动中采集的学生指纹只是用于长跑管理系统使用,系统保存的是一串经过加密处理的编码,此类编码只能在长跑系统管理中使用,在其他任何系统中无法识别,也没有其他商业价值和用途。(记者 郭少峰)
官方回应冬季长跑指纹打卡 30万学生已录指纹
据《长江日报》报道:针对教育部在全国百所高校推行冬季长跑“指纹打卡”,中央电视台昨日跟进本报报道。高校冬季长跑项目负责人对学生担心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回应称:存储的不是指纹是加密符号。
◎长跑“指纹打卡”
引发网友热议
昨日,本报关于此次冬季长跑“指纹打卡”的报道,被180多家新闻网站转载。截至昨晚21时,腾讯网上参与“指纹打卡”讨论的网友有近9000人。
在大楚网有900余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61%对“指纹打卡”长跑持反对态度,理由是“长跑是个人自由,而且‘指纹打卡’是对大学生缺乏信任的表现。”31%的赞成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太差了,确实需要硬性规定锻炼身体。”
◎全国30万大学生
为长跑已录指纹
昨日,央视新闻频道跟进本报报道,高校冬季长跑项目负责人回应称:“指纹打卡”系统录入后,存储的不是指纹图形,而是加密后的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只能用于“阳光长跑”管理系统。
报道称,过去的冬季长跑活动流于形式,参与的学生只是长跑爱好者;而“指纹打卡”去年在广东高校试行效果良好,不仅减少人为的督导和监控,而且长跑的参与率达到90%。目前,已有30万学生录入指纹。
◎公司称
设备系受教育部委托研发
此次全国百所高校“祖国万里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和深圳市燊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办。
深圳市燊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站信息表明,这款由该公司目前提供给参与高校免费使用的“智能校园阳光长跑自助管理”系统,是受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由深圳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与该公司共同研发。今年4月,包括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的一位副教授等9人参加产品鉴定。(记者 朱建华)
|